音频或视频文件共有哪些类型、格式,他们有什么区别?为什么mp3格式能听,其他的不能听?
音频格式
1. WAV格式,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也叫波形声音文件,是最早的数字音频格式,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广泛支持。WAV格式支持许多压缩算法,支持多种音频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采用44.1kHz的采样频率,16位量化位数,跟CD一样,对存储空间需求太大不便于交流和传播。
2. MIDI是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又称作乐器数字接口,是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它定义了计算机音乐程序、数字合成器及其它电子设备交换音乐信号的方式,规定了不同厂家的电子乐器与计算机连接的电缆和硬件及设备间数据传输的协议,可以模拟多种乐器的声音。MIDI文件就是MIDI格式的文件,在MIDI文件中存储的是一些指令。把这些指令发送给声卡,由声卡按照指令将声音合成出来。
3. 大家都很熟悉CD这种音乐格式了,扩展名CDA,其取样频率为44.1kHz,16位量化位数,跟WAV一样,但CD存储采用了音轨的形式,又叫“红皮书”格式,记录的是波形流,是一种近似无损的格式。
4. MP3全称是MPEG-1 Audio Layer 3,它在1992年合并至MPEG规范中。MP3能够以高音质、低采样率对数字音频文件进行压缩。换句话说,音频文件(主要是大型文件,比如WAV文件)能够在音质丢失很小的情况下(人耳根本无法察觉这种音质损失)把文件压缩到更小的程度。
5. MP3Pro是由瑞典Coding科技公司开发的,其中包含了两大技术:一是来自于Coding科技公司所特有的解码技术,二是由MP3的专利持有者法国汤姆森多媒体公司和德国Fraunhofer集成电路协会共同研究的一项译码技术。MP3Pro可以在基本不改变文件大小的情况下改善原先的MP3音乐音质。它能够在用较低的比特率压缩音频文件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保持压缩前的音质。
6. WMA (Windows Media Audio)是微软在互联网音频、视频领域的力作。WMA格式是以减少数据流量但保持音质的方法来达到更高的压缩率目的,其压缩率一般可以达到1:18。此外,WMA还可以通过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方案加入防止拷贝,或者加入限制播放时间和播放次数,甚至是播放机器的限制,可有力地防止盗版。
7. MP4采用的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所研发的以“知觉编码”为关键技术的a2b音乐压缩技术,由美国网络技术公司(GMO)及RIAA联合公布的一种新的音乐格式。MP4在文件中采用了保护版权的编码技术,只有特定的用户才可以播放,有效地保证了音乐版权的合法性。另外MP4的压缩比达到了1:15,体积较MP3更小,但音质却没有下降。不过因为只有特定的用户才能播放这种文件,因此其流传与MP3相比差距甚远。
8. SACD(SA=SuperAudio)是由Sony公司正式发布的。它的采样率为CD格式的64倍,即2.8224MHz。SACD重放频率带宽达100kHz,为CD格式的5倍,24位量化位数,远远超过CD,声音的细节表现更为丰富、清晰。
9. QuickTime是苹果公司于1991年推出的一种数字流媒体,它面向视频编辑、Web网站创建和媒体技术平台,QuickTime支持几乎所有主流的个人计算平台,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实时的数字化信息流、工作流与文件回放功能。现有版本为QuickTime 1.0、2.0、3.0、4.0和5.0,在5.0版本中还融合了支持最高A/V播放质量的播放器等多项新技术。
10. VQF格式是由YAMAHA和NTT共同开发的一种音频压缩技术,它的压缩率能够达到1:18,因此相同情况下压缩后VQF的文件体积比MP3小30%~50%,更便利于网上传播,同时音质极佳,接近CD音质(16位44.1kHz立体声)。但VQF未公开技术标准,至今未能流行开来。
11. DVD Audio 是新一代的数字音频格式,与DVD Video尺寸以及容量相同,为音乐格式的DVD光碟,取样频率为“48kHz/96kHz/192kHz”和“44.1kHz/88.2kHz/176.4kHz”可选择,量化位数可以为16、20或24比特,它们之间可自由地进行组合。低采样率的192kHz、176.4kHz虽然是2声道重播专用,但它最多可收录到6声道。而以2声道192kHz/24b或6声道96kHz/24b收录声音,可容纳74分钟以上的录音,动态范围达144dB,整体效果出类拔萃
12. Sony公司的MD(MiniDisc)大家都很熟悉了。MD之所以能在一张小小的盘中存储60~80分钟采用44.1khz采样的立体声音乐,就是因为使用了ATRAC算法(自适应声学转换编码)压缩音源。这是一套基于心理声学原理的音响译码系统,它可以把CD唱片的音频压缩到原来数据量的大约1/5而声音质量没有明显的损失。ATRAC利用人耳听觉的心理声学特性(频谱掩蔽特性和时间掩蔽特性)以及人耳对信号幅度、频率、时间的有限分辨能力,编码时将人耳感觉不到的成分不编码,不传送,这样就可以相应减少某些数据量的存储,从而既保证音质又达到缩小体积的目的。
13. RealAudio是由Real Networks公司推出的一种文件格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实时传输音频信息,尤其是在网速较慢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较为流畅地传送数据,因此RealAudio主要适用于网络上的在线播放。现在的RealAudio文件格式主要有RA(RealAudio)、RM(RealMedia,RealAudio G2)、RMX(RealAudio Secured)等三种,这些文件的共同性在于随着网络带宽的不同而改变声音的质量,在保证大多数人听到流畅声音的前提下,令带宽较宽敞的听众获得较好的音质。
14. Liquid Audio是一家提供付费音乐下载的网站。它通过在音乐中采用自己独有的音频编码格式来提供对音乐的版权保护。Liquid Audio的音频格式就是所谓的LQT。如果想在PC中播放这种格式的音乐,你就必须使用Liquid Player和Real Jukebox其中的一种播放器。这些文件也不能够转换成MP3和WAV格式,因此这使得采用这种格式的音频文件无法被共享和刻录到CD中。如果非要把Liquid Audio文件刻录到CD中的话,就必须使用支持这种格式的刻录软件和CD刻录机。
15. Audible拥有四种不同的格式:Audible1、2、3、4。Audible.com网站主要是在互联网上贩卖有声书籍,并对它们所销售商品、文件通过四种Audible.com 专用音频格式中的一种提供保护。每一种格式主要考虑音频源以及所使用的收听的设备。格式1、2和 3采用不同级别的语音压缩,而格式4采用更低的采样率和MP3相同的解码方式,所得到语音吐辞更清楚,而且可以更有效地从网上进行下载。Audible 所采用的是他们自己的桌面播放工具,这就是Audible Manager,使用这种播放器就可以播放存放在PC或者是传输到便携式播放器上的Audible格式文件。
16.VOC文件,在DOS程序和游戏中常会遇到这种文件,它是随声霸卡一起产生的数字声音文件,与WAV文件的结构相似,可以通过一些工具软件方便地互相转换。
17.AU文件,在Internet上的多媒体声音主要使用该种文件。AU文件是UNIX操作系统下的数字声音文件,由于早期Internet上的Web服务器主要是基于UNIX的,所以这种文件成为WWW上唯一使用的标准声音文件。
18.AIFF(.AIF) 是苹果公司开发的声音文件格式,被Macintosh平台和应用程序所支持。
19. Amiga声音(.SVX):Commodore所开发的声音文件格式,被Amiga平台和应用程序所支持,不支持压缩。
20.MAC声音(.snd) :Apple计算机公司所开发的声音文件格式,被Macintosh平台和多种Macintosh应用程序所支持,支持某些压缩。
21.S48(stereo、48kHz)采用MPEG-1 layer 1、MPEG-1 layer 2(简称Mp1,Mp2)声音压缩格式,由于其易于编辑、剪切,所以在广播电台应用较广。
22.AAC实际上是高级音频编码的缩写。AAC是由Fraunhofer IIS-A、杜比和AT&T共同开发的一种音频格式,它是MPEG-2规范的一部分。AAC所采用的运算法则与MP3的运算法则有所不同,AAC通过结合其他的功能 来提高编码效率。AAC的音频算法在压缩能力上远远超过了以前的一些压缩算法(比如MP3等)。它还同时支持多达48个音轨、15个低频音轨、更多种采样率和比特率、多种语言的兼容能力、更高的解码效率。总之,AAC可以在比MP3文件缩小30%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音质。
23.数字音频以音质优秀、传播无损耗、可进行多种编辑和转换而成为主流,并且应用于各个方面。
视频格式
●AVI格式:它的英文全称为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频视频交错格式。它于1992年被Microsoft公司推出,随Windows3.1一起被人们所认识和熟知。所谓“音频视频交错”,就是可以将视频和音频交织在一起进行同步播放。这种视频格式的优点是图像质量好,可以跨多个平台使用,其缺点是体积过于庞大,而且更加糟糕的是压缩标准不统一,最普遍的现象就是高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播放不了采用早期编码编辑的AVI格式视频,而低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又播放不了采用最新编码编辑的AVI格式视频,所以我们在进行一些AVI格式的视频播放时常会出现由于视频编码问题而造成的视频不能播放或即使能够播放,但存在不能调节播放进度和播放时只有声音没有图像等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如果用户在进行AVI格式的视频播放时遇到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下载相应的解码器来解决。
●nAVI格式:nAVI是newAVI的缩写,是一个名为ShadowRealm的地下组织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视频格式(与我们上面所说的AVI格式没有太大联系)。它是由Microsoft ASF压缩算法的修改而来的,但是又与下面介绍的网络影像视频中的ASF视频格式有所区别,它以牺牲原有ASF视频文件视频“流”特性为代价而通过增加帧率来大幅提高ASF视频文件的清晰度。
●DV-AVI格式:DV的英文全称是Digital Video Format,是由索尼、松下、JVC等多家厂商联合提出的一种家用数字视频格式。目前非常流行的数码摄像机就是使用这种格式记录视频数据的。它可以通过电脑的IEEE 1394端口传输视频数据到电脑,也可以将电脑中编辑好的的视频数据回录到数码摄像机中。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一般是.avi,所以也叫DV-AVI格式。
●MPEG格式:它的英文全称为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即运动图像专家组格式,家里常看的VCD、SVCD、DVD就是这种格式。MPEG文件格式是运动图像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它采用了有损压缩方法减少运动图像中的冗余信息,说的更加明白一点就是MPEG的压缩方法依据是相邻两幅画面绝大多数是相同的,把后续图像中和前面图像有冗余的部分去除,从而达到压缩的目的(其最大压缩比可达到200:1)。目前MPEG格式有三个压缩标准,分别是MPEG-1、MPEG-2、和MPEG-4,另外,MPEG-7与MPEG-21仍处在研发阶段。
MPEG-1:制定于1992年,它是针对1.5Mbps以下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而设计的国际标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VCD制作格式。使用MPEG-1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分钟长的**压缩到1.2GB左右大小。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包括.mpg、.mlv、.mpe、.mpeg及VCD光盘中的.dat文件等。
MPEG-2:制定于1994年,设计目标为高级工业标准的图像质量以及更高的传输率。这种格式主要应用在DVD/SVCD的制作(压缩)方面,同时在一些HDTV(高清晰电视广播)和一些高要求视频编辑、处理上面也有相当的应用。使用MPEG-2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分钟长的**压缩到4到8GB的大小。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包括.mpg、.mpe、.mpeg、.m2v及DVD光盘上的.vob文件等。
MPEG-3(MPEG AUDIO LAYER 3)是一种具有高压缩率的音响信号文件。虽然它音乐信号的压 缩比例较高,但依然可以与CD/MD的音质媲美。MP3高达10比1的压缩比例。使一张CD-R/RW上可以容纳10张普通CD的音乐。达到可以长时间播放音乐。您可以从互联网或其它渠道获取MP3格式的音乐。
MPEG-4:制定于1998年,MPEG-4是为了播放流式媒体的高质量视频而专门设计的,它可利用很窄的带度,通过帧重建技术,压缩和传输数据,以求使用最少的数据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目前MPEG-4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在于它能够保存接近于DVD画质的小体积视频文件。另外,这种文件格式还包含了以前MPEG压缩标准所不具备的比特率的可伸缩性、动画精灵、交互性甚至版权保护等一些特殊功能。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包括.asf、.mov和DivX AVI等。
小提示:细心的用户一定注意到了,这中间怎么没有MPEG-3编码?实际上,大家熟悉的MP3就是采用的MPEG-3(MPEG Layeur3)编码。
●DivX格式:这是由MPEG-4衍生出的另一种视频编码(压缩)标准,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DVDrip格式,它采用了MPEG4的压缩算法同时又综合了MPEG-4与MP3各方面的技术,说白了就是使用DivX压缩技术对DVD盘片的视频图像进行高质量压缩,同时用MP3或AC3对音频进行压缩,然后再将视频与音频合成并加上相应的外挂字幕文件而形成的视频格式。其画质直逼DVD并且体积只有DVD的数分之一。这种编码对机器的要求也不高,所以DivX视频编码技术可以说是一种对DVD造成威胁最大的新生视频压缩格式,号称DVD杀手或DVD终结者。
●MOV格式:美国Apple公司开发的一种视频格式,默认的播放器是苹果的QuickTimePlayer。具有较高的压缩比率和较完美的视频清晰度等特点,但是其最大的特点还是跨平台性,即不仅能支持MacOS,同样也能支持Windows系列。
二、网络影像视频
●ASF格式:它的英文全称为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它是微软为了和现在的Real Player竞争而推出的一种视频格式,用户可以直接使用Windows自带的Windows Media Player对其进行播放。由于它使用了MPEG-4的压缩算法,所以压缩率和图像的质量都很不错(高压缩率有利于视频流的传输,但图像质量肯定会的损失,所以有时候ASF格式的画面质量不如VCD是正常的)。
●WMV格式:它的英文全称为Windows Media Video,也是微软推出的一种采用独立编码方式并且可以直接在网上实时观看视频节目的文件压缩格式。WMV格式的主要优点包括:本地或网络回放、可扩充的媒体类型、部件下载、可伸缩的媒体类型、流的优先级化、多语言支持、环境独立性、丰富的流间关系以及扩展性等。
●RM格式:Real Networks公司所制定的音频视频压缩规范称为Real Media,用户可以使用RealPlayer或RealOne Player对符合RealMedia技术规范的网络音频/视频资源进行实况转播并且RealMedia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传输速率制定出不同的压缩比率,从而实现在低速率的网络上进行影像数据实时传送和播放。这种格式的另一个特点是用户使用RealPlayer或RealOne Player播放器可以在不下载音频/视频内容的条件下实现在线播放。另外,RM作为目前主流网络视频格式,它还可以通过其Real Server服务器将其它格式的视频转换成RM视频并由Real Server服务器负责对外发布和播放。RM和ASF格式可以说各有千秋,通常RM视频更柔和一些,而ASF视频则相对清晰一些。
●RMVB格式:这是一种由RM视频格式升级延伸出的新视频格式,它的先进之处在于RMVB视频格式打破了原先RM格式那种平均压缩采样的方式,在保证平均压缩比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比特率资源,就是说静止和动作场面少的画面场景采用较低的编码速率,这样可以留出更多的带宽空间,而这些带宽会在出现快速运动的画面场景时被利用。这样在保证了静止画面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地提高了运动图像的画面质量,从而图像质量和文件大小之间就达到了微妙的平衡。另外,相对于DVDrip格式,RMVB视频也是有着较明显的优势,一部大小为700MB左右的DVD影片,如果将其转录成同样视听品质的RMVB格式,其个头最多也就400MB左右。不仅如此,这种视频格式还具有内置字幕和无需外挂插件支持等独特优点。要想播放这种视频格式,可以使用RealOne Player2.0或RealPlayer8.0加RealVideo9.0以上版本的解码器形式进行播放。
●WAV格式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也叫波形声音文件,是最早的数字音频格式,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广泛支持。WAV格式支持许多压缩算法,支持多种音频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采用44.1kHz的采样频率,16位量化位数,因此WAV的音质与CD相差无几,但WAV格式对存储空间需求太大不便于交流和传播。
●WMA的全称是Windows Media Audio,是微软力推的一种音频格式。WMA格式是以减少数据流量但保持音质的方法来达到更高的压缩率目的,其压缩率一般可以达到1:18,生成的文件大小只有相应MP3文件的一半。这对只装配32M的机型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支持了WMA和RA格式,意味着32M的空间在无形中扩大了2倍。此外,WMA还可以通过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方案加入防止拷贝,或者加入限制播放时间和播放次数,甚至是播放机器的限制,可有力地防止盗版。
刑金沙,杜燕歌
杜燕歌,潘宁
杜燕歌,于小华
呵呵,就这些啦~
杜燕歌整一个大情圣
杜燕歌、于小华
这两个声音是最配的!成熟、性感~
张济平、潘宁
完美的父女档。
叶清、卢琨
看了几年港剧,对其中的国语配音很是感兴趣.因为觉得tvb国语配音员语言顺畅而清新,情感充沛而不做作,把握细腻而不过分.所以听得越多越觉得遗憾---tvb国语配音组人手真是奇缺,有些声音出现的频率特多,听久了,自然会稔熟于心;再加上前辈的离开和新加入的不济,恐怕真会像一些人所担忧的--将来的港剧当中很可能千人一声,当然有点夸张,但的确有这个趋势.
哎,太喜欢港剧的国语配音了,以致于听到张艺说tvb国语配音是一项夕阳产业,真的很难过.的确,一般都认为tvb国语配音组人手最为齐整,阵容最为强大是在90年代中后期,因为那个时候很多老前辈还没有退下来,而96年左右加入的叶清,97年加入的张艺又是极具实力的。而现在,哎———真怕n年后,港剧的配音会面目全非,到时港剧不知要打几成的折扣?上网发现留意港剧国语配音的人实在很多.西祠的影音天地里,亚洲声艺网的叶清论坛上,包括这里都有讨论配音.
我本人也一样,痴迷于港剧的配音.港剧包括**一般是不列国语配音名单的.(《豪门夜宴》好像有列).对港剧的国语配音员的名字最早是从配音网上获得的.当时真是如获至宝.把脑袋中印象深刻的,最最喜欢的一一对比,确定,才知道他们是--张艺,苏柏丽,叶清,小小等.哎,那时真是开心死了,一一强记下来.回去以后抑制不住喜悦,和同学聊了半天.第二天还打印出这些名单.以便日后看港剧时,将熟悉的声音对号入座.
慢慢地,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每当看港剧时就会辨析幕后的配音演员.也许一些人会觉得无聊.但后来上网看到,有此爱好的同道中人还是挺多的,真的很高兴.
我心目中tvb国语配音的最佳情侣档完全是我个人的主观喜好,并未向很多人去求证.以下的排列次序也不甚紧要.还有,有的我所说的情侣档,他们的合作也许不能算太多,我只是从他们的音色上去考虑,觉得合适相称,作为情侣档给人的感觉舒服而矣.
1张艺,苏柏丽.相信喜好这档的很多.张艺声线极好,角色适应性相当强.现在成为一线小生也是理所当然.个人以为他最合适配张家辉,吴启华,陈锦鸿。我认为张艺配马浚伟(《帝女花》《洛神》),古天乐(《寻秦记》《美味天王》),温兆仑(《流金岁月》《怪侠一枝梅》),马德钟(《恐怖天使》《智勇新警界》),林文龙(《锦绣良缘》《陀枪师姐》)也很好,当然有人不同意与这几人的搭配--有的脸与声线是不合拍的。这里,我想特别谈谈张艺配陈浩民和张智霖。张艺配的陈浩民作品不算多,因为一是陈浩民很多时间都在内地拍戏,本身拍的无线剧集就不能算太多,二是叶清在无线的时候是叶清主配的,三是叶清离开后,卢琨也分担配了一些。所以,张艺配陈浩民的作品我知道的是《封神榜》和《美丽人生》。说到《封神榜》,我还特意写了一篇《港版封神榜配音谈》,分析了一些主要角色的配音,谈了谈我自己的感受和喜好。而说到张艺与张智霖的搭配,我觉得张艺的声音听上去年轻了好多,尤其是在《西关大少》中。如果我们将张艺与张济平的声音衬在一起听,声音上体现的年龄差距刚刚好,《婚前昏后》中也是如此。张家辉,叶清也配了不少,如《天地豪情》的“甘量宏”,《吃醋岳父》的“陈有充”,而且配的很好.张艺配张家辉,我接触的最早的是《金装四大才子》.后来又有《斗谎奇缘》,《勇探实录》,《十万吨情缘》等.张家辉的不羁和张扬结合张艺偏高的音区处理,让人啧啧称赞.有人说,张艺和叶清在配张家辉上有相似之处,实则不然,两人赋予张家辉的语言形态大不相同,区分相当明显.说到吴启华,张艺在音量上则压抑了很多,这也是由形象所决定的。建议欣赏《美味情缘》,《冤家宜结不宜解》,《倚天剑屠龙刀》,《黑夜彩虹》。忧郁的表情结合一气呵成的模糊配法,听了会心一笑,相当好.对于陈锦鸿,张艺配过的四部《刑侦IV》,《天地豪情》,《创世纪》,《雪山飞狐》,让人惊讶于英俊的相貌和漂亮的声线竟能结合得如此之好.经典!张艺配王喜也很出彩,无论是《烈火雄心》中的“骆天佑”还是《追魂交易》中的“饶承天”,同样彰显王喜个性,有人甚至认定王喜就该是这样的声音.张艺自97年(在次之前不知是否也在从事配音?)加入无线国语配音组后,就为一系列无线台庆剧,重头戏中的主角代言,可见戏路宽泛,同时人气也急涨直升,近两年的工作量大得惊人,电视,**,解说他都在忙,简直是个“工作狂”,以致有人打趣说现在张艺的声音都“泛滥”了,要想找一部从头到底没他声音的戏都很难,正所谓能者多劳。经过多年的历练,张艺的声线更加完美,配音技巧更加纯熟.个人认为他的发展经过3个阶段.从《刑侦IV》的陈锦鸿,《封神榜》的陈浩民练其感情投入和高低音的收放,到《绝世好爸》的陈豪练其语速的奔放和洒脱,再到《谈判专家》和《西关大少》的张智霖练其人物的综合把握和心态的细腻刻画.《西关》中的几段小曲张艺亲声而为,未用原声,增加了人物的可爱性,很好。而苏柏丽,以她的嗓音加文颂娴或蔡少芬或刘玉翠的模样真是绝配.“声音特点分析”说,苏柏丽在高音处有破音.依我看,这正是感情全情投入的表现.苏柏丽的声音与人物的结合性一流.结合性是衡量配音员素质高低的一杆重要标尺.指声音要在整体上符合剧中人物的个性,更是指在语音语气语调语速上,比起原音来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只是简单地将粤语翻译成国语而无任何突破,甚至连原音都不如,那还有什么意思呢?其实,我最早接触她是在《刑侦3》中,开始颇觉抵触,因为1,2中是潘宁在配。可见,一旦有一位好的配音融入了某位明星,那么,后面即使来个同样好的配音去替代,也会由于先入为主,要有很长的适应过程,有的甚至适应不了。固定档(如:欧阳震华秦沛--刘印生,郑少秋刘松仁--张济平,陶大宇-黎弘和,王伟--陈元,关海山--王逊,heguorong--李亚砣(昭),向海岚--于小华,姚莹莹--晏晓陶,朱咪咪--杨玉敏,成奎安--刘一飞,汪明荃--李娟,蒋志光--孙燕超,曾志伟--赵恩余,黄淑仪——林晓萍,等等)遇特殊情况(如大戏人手不够,某位配音因事缺席,几个“同声”演员同台竞技等)要替换,须格外谨慎。当然,有几位离开了tvb,很可惜。十多年的配音经历使苏柏丽收放自如,音色娇俏可人,人物揣摩相当到位.当然,苏柏丽配高雅女性和孩子不可不提.《封神榜》中的“苏妲己”则让人见识了苏柏丽的另外一面。叶清眼中的苏柏丽“优点是声音变化大,对戏的感觉到位,配小孩子是香港的冠军,配女主角也常有佳作。缺点是有时候发音有点呲里擦拉的”。我想大部分人都会猜测她的年龄,叶清开玩笑说她很母性,实则小苏的确不小了。 我发现他俩的声音在一起是如此的自然和谐,抑扬顿挫,极具美感,将国语口语交流发挥到极至。他们合作的戏往往是欢喜冤家式的。他们的情侣档在**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张艺苏柏丽很多人的最爱。情侣档代表作《天地豪情》,《刑侦IV》,《谈判专家》,《西关大少》.
2叶清,小小.叶清是我最早喜欢的配音员.阳光的声线让人为之一爽.当年的“段誉”,“罗子健”的受欢迎,他居功不小.他配的陈浩民,张家辉,马浚伟,张达明谁不喜欢?从无线的三部长剧《天地男儿》《天地豪情》《创世纪》中,我们可以看到叶清声音的成熟过程以及如何从更深层次去把握一个人物。譬如,经过“甘量宏”一角,叶清说他自己知道了如何用声音去体现一个人物前后截然不同的心态。当然期间还经过了《天龙八部》《天子寻龙》等戏的锻炼。出生在上海的叶清在很小的时候就去了香港,96年左右入了无线国语配音组。但令人惋惜的是后来离开了。这也使得无线国语配音组本来就存在的小生危机越发突显了。细数一下,叶清在tvb的这四五年时间里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朝气蓬勃青春阳光的大男孩角色,令人难忘让人回味。至于他的离开,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是他与领班不和呢,还是由于无线国语配音组里人才济济--几乎人人都能独当一面,他觉得自己的发挥余地太小,未能尽展所长?外人无从得知。后来叶清在他的论坛上也谈过这个问题,澄清了一些观点。不管怎样,叶清还是相当热爱配音的。有一次在一个广告中听到叶清的声音,很是奇怪,后来才知道无线国语配音组的很多成员都有这个副业。最近在看《欢喜冤家》(《男亲女爱》),这部片子也算是叶清在tvb后期的作品吧,因此可以去见识一下他的综合配音能力。叶清在此片中配黄子华--一个不错的搭配。我想叶清在人物的揣摩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因为他将“余乐天”这个人物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自《刑侦IV》后,我很主张他和张艺的兄弟档合作,现在让我们在**中期待吧。小小和苏柏丽在我心中不分上下。小小是在93年加入的--差不多与卢琨黎弘和同时,算是我认识的第二拨吧。小小很善于伪装自己的声音---这同时也是一个优秀配音员所应具备的基本功,当然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tvb国语配音组的黄河,包括这一档的叶清在配古天乐时给人的声线就大不相同.小小的声音给我有两种感觉:柔弱到让人怜爱和干脆爽朗到让人动心.代表她配音最高水平的一是《金玉满堂》中的“岳心如”:优雅,气质型到极至,使人仰慕;二是《金装四大才子》中的“朱娉婷”,讲话时的节奏---明亮,顺畅,沁人心脾.这都是通过陈松伶的形象,当然还有小小配的宣萱,如“武俏君”,真是大不同于苏柏丽和潘宁,音色无双,魅力无限.《封神榜》中对苑琼丹的配音,不知是由于声线老化还是刻意为之,很不一样,几乎不能确定,反正极其欣赏,为之动容,同时再次认识了小小的声音塑造能力.有人认为小小适合配时装剧,但是我却以为将小小的声音置之古代更显其美。不知大家有没有把小小配的貌美女子同刑金沙配的貌美女子比较过,我认为小小配的美貌女子外加了一种神韵,反正我是很喜欢小小配的傅明宪陈少霞演的一些角色。很多人都为小小现在沦为配配角抱不平---而今难成昔日的四大花旦齐放的局面.同时也使人相信,正如叶清所言,tvb的官僚主义和某些配音领班是怎样怎样的.他俩的搭配清新脱俗,悦耳动听。总之,这一对,棒! 情侣档代表作《刑侦IV》。(合作机会太少,想来也不会再有了.)
3杜燕歌和潘宁.老牌实力配音长青树。差不多都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加入的.先前杜燕歌参加过唱歌比赛,演过**.后来才从事配音.他的表现力及角色转换力特好.“声音特点分析”说他翘舌频繁,节奏跳脱飞扬,同意.他配的古天乐,罗嘉良,魏骏杰,江华谁不说好?港句中的很多经典人物都是由杜sir代言的。92年的《大时代》,93年的《原振侠》,94年的《笑看风云》以及此后一连串的金庸剧奠定了他的江湖地位.我想杜sir当年一定是俘获了不少人的心,才会成为过无线国语配音组的一哥.但是近几年,由于古仔的志在**,捞家的离开,杜的发挥有所收敛。说到这里,真的希望已经离开和半离开tvb的那些幕前红星(特别是荷姐,捞家,浩民,锦鸿)能重回或多回tvb,再和他们的固定配音合作一把,以解我们的nostalgic情结。看过有人专论杜的幕后情侣的,觉得很有意思。见过他的照片,很是惊讶.但是我也听到有人指出,说杜sir在《射雕》中对“郭靖”的理解不够深刻,配得有点精明,在《天地豪情》中未能尽展他百变的功力,将“甘树生”配得有点乏味。我觉得,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配音的也是演员,因为他要去完善剧中人物,进行再塑造。虽然很多人喜欢港剧的国语配音,但也有不少懂粤语的朋友倾向粤语版,因为好到能超过原声的配音毕竟是少之又少的。就算在tvb国语配音组中也就是那有限的几个。潘宁音色优美温柔成熟,配的关咏荷郭可盈郭霭明深入人心.《封神榜》的“柳琵琶”足见潘宁配音功底深不可测.有人说,潘宁只要不故意装嫩,配任何角色都小菜一碟.此言不虚。我觉得配音员就得能装嫩或是吊吊嗓子。还有人说,潘宁鼻音重,有嗡嗡的感觉,且声音已趋老化。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一直觉得配音员要形成一种风格很难,但一个优秀的配音员要去突破原有的风格却更难.在这一点上,这一对令人折服.我一向认为,对人物语气的把握是很见功力的.人物的内心活动往往通过一些细小的语气助词来体现.之所以有时候我们不习惯一些配音员的装腔作势,就是因为他们在语气上把握失当.看看这一对,典范.最近有人撰文总结tvb国语配音,我感觉这“完全总结篇”评得有理,论得有据,且资料翔实,视野广阔.美中不足之处是一些论证材料略显陈旧.该文中就对杜潘给予很高评价.这里还要说说张济平和于小华。据“完全总结篇”说,他们都是80年代初加入的,出道相当早,可谓元老级人物。他俩在《西关大少》中“重遇”老友刘松仁和赵雅芝。张济平号称“三剑客”之一,老而弥坚,音质纯粹,大家要是有兴趣还可看看老张在《血荐轩辕》中的表现;于小华声音风采依旧,成熟内敛,很有气质。回到杜潘这一对,他们合作很多,作品多多。情侣档代表作《苗翠花》,《笑傲江湖》,《天地豪情》.
4卢琨,刑金沙.配音功底扎实,加入配音组有年头了.卢配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生,从他配的林家栋,李克勤,何宝生中可看到声音的清爽和活力.卢琨凭借自己出众的才能,配起小生游刃有余。他配郑中基 (锦绣良缘)和钱嘉乐(封神榜)时感觉迥然不同.《美味情缘》《云海玉弓缘》和《律政新人王》使他俨然成为林峰的的代言人.刑金沙也是娇柔的声音,94版《射雕英雄传》中与杜燕歌合作过.那时的音色就已很好.听说她是浙江人,昆剧演员出身,小百花会演时好像还获得优秀奖.80年代移居香港,后进入无线国语配音组,可算是与杜,潘同一辈的吧。她在《封神榜》中配的“杨莲花”(叶璇)比之于冯友薇,那可真是没话说.此外,她为叶璇还代言了《再生缘》中的“孟丽君”,《美丽人生》中的“尹雪宜”等。当然,她与佘诗曼(近期多为苏柏丽配)和滕丽名的搭配也很好。我最早听到刑金沙的声音是在《天地男儿》中,“叶晓枫”(陈芷菁)给我含蓄内敛稳重平和的印象.和大多数人一样,我觉得刑最合拍的屏幕形象是陈慧珊:《创世纪》中“希贤”对“荣添”的呼唤,已达她配音的一个颠峰.因她的戏路,很多人都把她看成是“大家闺秀”。据悉,刑金沙女士现在再带一些配音新人,衷心希望tvb国语配音的路能越走越宽.见过刑金沙的相片,诧异于声音的活力.卢刑的声音配合林叶的表演,让人感觉很搭调.情侣档代表作《追魂交易》.
就写这么多,一家之言.
感兴趣的话可以参看: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