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12薪13薪14薪是什么意思?

桃子1年前 (2023-12-02)阅读数 11#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双薪工资

通常指工作期满一年后,十二个月多发一个月的工资为十三薪。多发两个月的工资为十四薪,就是年底双薪。在每年的第12个月,雇主向雇员支付另一个月的工资,并以12月为一轮。

“十四薪”是年底双薪,每年的第十二个月,用人单位给员工发两个月以上的工资。年底双薪和年终奖理论上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在新出台的规定中,年终奖和年薪双薪的计税方式也有所不同,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

年终双薪是固定工资,支付金额由(一个月的工资)和支付时间和方式决定(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以12月份的工资决定),没有其他支付方式和原因。

13薪通常是指工作期满一年后,可以领取第十三个月的工资。例如:月薪3000,当年底或者满12个月工期时,第十三个月发放工资时为:6000。14薪指的是,一年十二个月每月按时发薪水,多出的两个月薪水在本年年终或明年年初作为年终奖金单独发放。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年终奖单独发放,无论金额多少,个人所得税都高达20%。年终奖和13薪、14薪的主要区别是计税方式不同,年终奖是分摊到12个月后计算,而后者则根据月固定工资计算个税。

14薪和年终奖冲突吗

14薪是指按照员工的平均月收入在年底多发2个月的工资作为奖励。16薪是指按照员工的平均月收入在年底多发4个月的工资作为奖励。

14索和年终奖的区别:

从理论上来讲虽然两者都属于劳动报酬的范围,都属于工资总额的范围,但是两者还是有明显区别的。新实施的个人所得税的规定中,也把年终奖和年底双薪用不同的方法来纳税,可见这两者是不同的。

年终双薪就是固定发放的工资,实际上就是工资,它的发放数额是(本人一个月的工资)确定的,发放的时间和方式(年度最后一个月随12月份工资发放)也是确定的,不存在其他的发放方式和发放理由。年底双薪已经脱离了奖金的性质,成为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和奖金有根本区别。

奖金即奖励,是对员工的超额劳动和额外贡献的奖励。奖金是对员工超额劳动的报酬,年终奖金是对员工全年劳动的超额劳动报酬,一般是在对员工全年工作进行考核的基础上,根据考核结果相应进行发放,其目的是对员工的全年工作进行考核。

年底双薪视为员工工资的一部分,属于劳动者的工资组成,不是额外奖金。年底双薪就是把劳动者每月收入的一部分,积攒下来放到年未来发。年底双薪并不对员工全年的工作进行考核,而仅仅只是把员工—年当中最后一个月的薪水变成了双薪。

一、十四薪和年终奖冲突吗

12薪13薪14薪是什么意思?

1、十四薪和年终奖不冲突。由于目前年终双薪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年终奖发放形式,许多人便简单地把“年终双薪”和“年终奖”等同起来;虽然“年终双薪”和“年终奖”都属于广义上的劳动报酬,但两者界限却很明显。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二、年底双薪算是年终奖吗

1、年底双薪是指第13个月工资,是基本工资还是全额工资,或者还是奖金,完全要根据企业与员工的约定,或者企业薪酬福利政策的规定来确定;从理论上来讲虽然两者都属于劳动报酬的范围,都属于工资总额的范围,但是两者还是有明显区别的。新实施的个人所得税的规定中,也把年终奖和年底双薪用不同的方法来纳税,可见这两者是不同的。

2、年终双薪就是固定发放的工资,实际上就是工资,它的发放数额是确定的,发放的时间和方式也是确定的,不存在其他的发放方式和发放理由。年底双薪已经脱离了奖金的性质,成为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和奖金有根本区别:奖金即奖励,是对员工的超额劳动和额外贡献的奖励。奖金是对员工超额劳动的报酬,年终奖金是对员工全年劳动的超额劳动报酬,一般是在对员工全年工作进行考核的基础上,根据考核结果相应进行发放,其目的是对员工的全年工作进行考核。年底双薪视为员工工资的一部分,属于劳动者的工资组成,不是额外奖金。年底双薪就是把劳动者每月收入的一部分,积攒下来放到年末来发。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