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访客6秒前阅读数 1#教育知识
文章标签成人高考

就是木本植物茎干横断面上的同心轮纹,在树木茎干的韧皮部内侧有一圈细胞生长特别活跃,分裂也极快,能够形成新的木材和韧皮组织,被称为形成层。可以说树干的增粗全靠它的力量,这些细胞的生长情况在不同的生长季节中有明显的差异。春天到夏天的天气是最适于树木生长的,因此形成层的细胞分裂较快,生长迅速。所产生的细胞体积大,细胞壁薄,纤维较少,输送水分的导管数目多,称为春材或早材;到了秋天,由于形成层的细胞的活动逐渐减弱,产生的细胞当然也不会很大,而且细胞壁厚,纤维较多,导管数目较少,叫做秋材或晚材;当年的早材与晚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晚材与次年的早材之间,界限分明,出现轮纹,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可以推测树木的年轮。

但是也有一些植物,如柑橘,年轮就不符合这种规律,我们叫它“假年轮”,因为它们每一年能够有节奏地生长三次,形成三轮。此外,在热带地区的树木,由于气候季节性的变化不明显,形成层所产生的细胞也就没有什么差异了,年轮往往不明显。

古树年轮的研究,对近年开展的古气候讨论以及空气污染情况的研究都大有助益,首先树木的生长与气象的关系最为密切,从年轮宽,生长量大,推出那一时期风调雨顺,气温适宜;反之,年轮窄,则雨水稀少或干旱无雨,或气温过高或过低。美国科学工作者通过研究450株“世界爷”的年轮,发现它所记录的近百年气候变化,竞与现有文字记录相吻合;我国兰州大学在祁连山区采集900岁以上的圆柏树,发现其年轮宽窄变化与我国近1000年的气候变化相一致。此外,采用科学手段,可以从年轮里观察出空气污染的程度,美国有人对二氧化碳及氧化物散落较多的军工厂附近的43株美国五针松及50棵鹅掌楸进行年轮分析,发现这些树木的历年生长量与该厂排放的污染物质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污染物多,树木生长量就少。

7.下列对树木年轮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树木年轮就是木本植物茎干横断面上的同心轮纹。

B.树木年轮是木本植物的主干由于季节变化生长快慢不同,在木质部的断面显出的环形纹理。

C.在树木茎干的韧皮部内侧有一圈细胞生长特别活跃,分裂也极快,能够形成新的木材和韧皮组织,它们就是树木年轮。

D.当年的早材与晚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晚材与次年的早材之间,界限分明,出现轮纹。

8.下列对“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可以推测树木的年轮”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树木都是比较长寿的,自然界中常有许多百年以上甚至上千年的古树。

B.树木茎干的韧皮部内侧的细胞在不同的季节生长情况有明显的差异。

C.当年的早材与晚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晚材与次年的早材之间,界限分明,出现轮纹。

D.除个别植物外,大多数植物符合这种一年增长一轮的规律。

9.下列对古树年轮研究的益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树木的生长与气象的关系最为密切,研究古树年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时的气候变化。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B.树木的生长与它附近污染物质的多少有密切关系,研究古树年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时的污染程度。

C.研究古树年轮可以帮助今人印证对过去气候变化的记录。

D.研究古树年轮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将来的气候变化和污染情况。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想准确计算古树的年龄,一定要用“数年轮”的办法。

B.有些植物中的“假年轮”现象,会对准确判断树木的年龄产生一些干扰。

C.“世界爷”和我国的圆柏树,它们的年轮足以证明古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

情况。

1.D

此题考查考生对形声字声旁标声作用的辨析能力。A项:“杨”“疡”都读yang。B项:“剽”“飘”都读piao。C项:“礁”“蕉”都读jiao,“樵”“憔”都念qiao。

2.B

此题重在考查考生对同音字的辨识能力。“劳骚”应为“牢骚”。

3.A

此题重在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行。B项:感同身受,心里感激就像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C项:不胫而走,没有腿而能行走。比喻事物用不着推行,就能迅速传播。可改成“不翼而飞”。D项:文不加点,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呵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

4.D

此题重在考查考生正确选用近义词的能力。

5.C

本题考查结构性语病的辨析能力。A项:不构成转折关系。B项:“女”与“小姐”重复赘余,删去一个。D项:动宾不搭配,“和”改成“并降低”或“并减少”。

6.D

本题考查考生语句衔接连贯的能力。注意从对偶的角度判断。

二、

7.B

此题重在考查考生对文中核心概念“树木年轮”的理解能力。A项:不全面;C、D项:不是给树木年轮下定义。

8.A

此题重在考查考生对围绕核心概念“树木年轮”的重要句子的阐释能力。A项不是对这句话的理解。

9.D

此题重在考查考生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D项:不可以预测将来的污染情况。

10.B

此题重在考查考生根据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A项:“一定”太绝对了;C项:文中没有说这两种树能不能证明空气污染情况。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