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2025年《心经》说什么?

百变鹏仔2分钟前阅读数 1#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心经

《心经》说什么?

《必经》是一本极为精简的经,一般人觉得其内容甚为深奥,原因是古人对近代物理学的认识不够,没有适当的辞句来形容自然界的现象。其所用的辞句不易为现代人了解,再加诠释者惟恐不能表达经的中心思想,才逐个字来分析,导致见树而不见林,失去了经的要领。

《心经》的主题不外乎是解释一个空”字,不幸运空”字被一般人误解为空无一物的意思,不明的人误以为佛教是一个落后及消极的宗教。却不知这空”是自然科学家想解释宇宙奥秘的最终目标。从这角度来看,科学反而是落后了佛教二千多年。再说科学家凡事一定要求证,然而空”的奥秘是无法被科学求证的。

宗教与科学所不同的是前者采取的是宏观”的角度,而后者是以化整为零”的分析方法来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因而有互不相容的情形发生。但如果能放弃各自的私见,二者可互相辅助的,因为从不同角度看,真理是应该一样的。

科学家发现宇宙的一切是质”与能”的表现。质”的最小单位是粒子,能”是一种波动。人是一个小宇宙,也是由质与能组合而成。 《心经》一开卷就言道,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谓之五蕴,是组合所有有情众生尸的基本因素。色是物质也即是身体,其余四蕴是由脑电波的反应而产生。故可归纳为能量。所以色二质二粒子:受、想、行、识二能二波动(编者注:本句观点欠妥,本刊不予苟同。但因其非本文主题,仅为表述主题观点的一个过程和手段,故子保留,望读者注意)。粒子与波动之间的关系在科学上仍是一个谜,因为两者之间无明确的界限,可以互相交换。光”同时是粒子也是波动。质与能其实是一体的两面,分割不开。

空”是这奇妙境界的代名词,它包含了合二为一的质与能。万物是由这两者的无穷变化而形成。是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能量也是如此,所以也可谓能即是空,空即是能。质与能的总和是不增不减。因为两者合一而对立和比较也不存在,所以是不垢不净。空”是不受时间的约束,故谓不生不灭。换言之,空”是一个舞台,万物在其中生生息息不停地演变。由于空”中无相对的现象,所以佛教被称为不二法门或一真法界。

2025年《心经》说什么?

 

明白此理后,《心经》随即举了一大堆无相对的例子,在此也不必详述。最后的结论是: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即是无所谓此岸与彼岸,也无到达彼岸的法”(无智)。因为众生本身已具有佛性,不必外求(无得)。这部经主要的是提醒已有成就的修行者不要执着法”而不得正果。难怪初修者看了摸不着头脑,佛陀明明讲了四十多年的四圣谛,岂不是什么都没有讲?原因乃是他从单一的而不是从观自在菩萨的角度来看。故《心经》以照见”来表达这像太阳光一般的角度,普照四方。《心经》在此指导我们如何观察。

民间佛教常劝人多多行善,所以一般人对佛教的不思善、不思恶”困惑不解。其实其中并不矛盾。人是为了避免恶报而行善是无可厚非,然而世上一切的争纷也是因为对立而引起。所以思善及思恶同样是犯了分别心。两者只取其一就是执着。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一般佛教徒追求的目标。凡是在二元世界里有乐必有苦,只有佛国是超越苦乐。所以要修的应该不是离苦得乐,而是脱离有对立的世界才是。这就是《心经》要传递的讯息。然而智慧是要从对立和比较中成长。人生是从不完整(分裂)而走到完整(圆融)的路途。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