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2025年《木兰诗》听课反思

是丫丫呀8分钟前阅读数 1#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木兰

《木兰诗》听课反思

在办理事务和工作生活中,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木兰诗》听课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导入

2025年《木兰诗》听课反思

今天,我们来结识一位不平凡的女性——花木兰。她深受人民喜爱,在很多艺术上都有体现。(展示图片:戏剧花木兰、评书花木兰、电影花木兰、邮票花木兰等)

【点评】各种艺术形式的花木兰形象,学生还是非常感兴趣的。用时很短,也没有说过多的话,几张图片就让学生对花木兰有了个直观形象的认识。这样的设计应该是成功的。

二、朗读:了解故事,读出语气

1.听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和语气。

听老师来朗读文章,同学们若有兴趣,可小声跟读。(师配乐朗读)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课文了,下面我再检查一下听读情况。请几位同学起来朗读文章,一人一段,其他同学注意思考:这首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由哪几幅画面组成?

学生朗读,请同学指正读音错误。

2.还有哪些疑难字词吗?

(1)火伴:五人为一行,同一灶;

(2)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3)点拨“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女扮男妆,替父从军)

(2)这首诗歌写了哪几幅画面?替父从军——奔赴战场——沙场征战——荣归故里

4.选读:揣摩情感,朗读语气

讨论确定: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上面四幅画面?

替父从军——忧愁苦闷;奔赴战场——凄婉坚定;沙场征战——悲壮豪迈;荣归故里——欢快喜悦。

学生选读(1)荣归故里:一生朗读,同位评价,教师点拨:语气要欢快,语速要稍快;

学生选读(2)决定从军:引导朗读者说说给大家些建议如何读出语气?并点拨:木兰经历了哪些情感变化?(犹豫——苦闷——坚定)

【点评】没有支离破碎的讲解,内容和情感一直是从整体上把握,通过概括故事,描述画面,很自然的理清的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了木兰的情感变化。

三、品读:读准形象

1.寻读木兰的闪光点

你认为木兰诗一个怎样的女子?结合诗句读一读,说一说。

学生寻读语句,并总结:勇敢、乐观、爱美、聪慧……

2.细读木兰之“愿”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点拨: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体现了一个怎样的木兰?

总结:怎一个孝心了解?这份胆量令人敬佩;孝心可鉴,忠义可嘉,既有女儿那种柔美,又有男儿刚劲。

3.齐读最后一段,读出钦佩、赞扬之情。

【点评】个人认为“细读木兰之“愿””,教师抓住两个“愿”字,很有四两拨千斤之感,在分析讨论中发现都能表现木兰的孝,孝心可鉴,既可以看出女儿的柔美,又有男儿的刚劲。若此处能引申讲一下本文详略的安排,应该学生理解的更到位。可惜分析出“孝”,就戛然而止了。

四、品味语言

《木兰诗》语言明朗质朴,修辞生动整齐,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举例“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这四句运用了排比,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生交流,展示。

【总评】在听课的时候这不是最热闹的课堂,也不是掌声雷动的课堂,不过十天过去了,还能清晰的记得老师的授课思路,学生的基本表现,我想经历的时间的积淀,还能让听课的人记得,这也算一种成功之处吧。

课堂上就是这样如涓涓溪流般让学生一点点的深入文本,体会内涵。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