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息肉和胆结石怎么区分【胆息肉或胆结石】
胆囊有两种,一为真性胆囊息肉,为胆囊粘膜的腺瘤或腺肌瘤,一为附壁的胆固醇结晶样结石。作为胆囊息肉是否手术有以下四条:1、单个的息肉直径达到或超过0.8cm;2、在反复复查过程中发现息肉逐渐增大;3、引起相应的如上腹饱胀、上腹部疼痛,右肩部及右后腰部胀痛等;4、怀疑有恶变者。达到其中任何一条都是需要手术的。只有胆固醇结晶样附壁的假性息肉吃药可能有效,其他的只能手术才能有效,以您目前的情况建议您手术治疗。
手术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为首选,一般在腹部打3个1-1.5cm直径的小洞做手术即可,住院2-3天即可出院,术后5-6天可以去上班。费用依据你所在医院级别不一样而不一样,但现在医疗保险都有报效,自己出钱很少,一般在2000元以内。自费应该在8000元以内。
一般二甲以上医院做这个手术就很不错了。
像这种情况不建议只切息肉保胆。
(李绍杰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B超检查如何区别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都是胆囊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胆囊生长部位、患者的症状、体征、病程、超声影像类似,两种疾病不易明确鉴别。许多患者都出现了在一家医院诊断为胆囊结石,而在另一家医院诊断为胆囊息肉,甚至在同一家医院不同时期的诊断均不相同。大部分患者朋友都想知道如何区别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如果诊断错误可能错过最佳诊时机。
具体来说,区别胆囊息肉与胆结石主要依靠超声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两种疾病的超声是有区别的。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内出现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光团,超声影像常显示新月状、半月状或圆球形,结石后缘有声波发射而形成的声影,即结石强光团的后缘出现一个长条形的无回声暗区。当翻动身体时,结石随体位向胆囊低位方向移动,即声像图上可见强光团随体位向重力方向移动。
胆囊息肉患者的胆囊壁局部出现一球形低回声成中等回声团块向胆囊腔内突出,常有蒂。位置固定,不随体位移动而变化。有些患者由于胆囊息肉有脂质和钙质沉积,而回声增强,这时胆囊内结节是否能随体位改变而活动就成为疾病的重要鉴别点。
一、胆囊内结石的超声图像典型表现如下: ①胆囊腔内见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光团。超声图上常显示新月状、半月状或圆球形(图像似月蚀,因超声不能穿透结石全部,仅在结石表面及反射回来形成声像图) ②结石后方有声影。超声在结石表面反射回去,结石后方形成超声波的空缺区,因此结石强光团的后方出现一个长条形的无回声暗区,称结石后方声影。 ③当翻动身体时,结石随体位向胆囊低位方向移动,即声像图上可见强光团随体位向重力方向移动。泥沙样结石可以随重力而沉积成层。所以,超声检查胆囊结石的经典描述是:胆囊内有一个或多个强光团,后方伴有声影,并随体位的改变而移动。 如果胆囊内充满结石、胆囊内无胆汁,或胆囊明显萎缩,说明该胆囊已失去正常生理功能。这种情况下胆囊结石则可能不会随体位的改变而移动。二、胆囊内息肉的超声图像典型表现如下: 在B超显示中可见胆囊壁内侧面附着小乳头状凸起,多数有蒂、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其后方无声影,可以是一枚,也可以多枚。实际上,胆囊息肉是一个笼统名称,它包括:胆固醇结晶、真性息肉、腺肌增生症、腺瘤、早期小的胆囊癌等。所以,超声检查胆囊息肉的经典描述是:胆囊内壁见有一个或多个强光点或强回声突起,后方无声影,不随体位的改变而移动。如隆起团块超过1.0cm以上,应请肝胆外科医师分析,必要时手术治疗,以防胆囊恶性肿瘤的发生。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